你離哲學家只差一包薯條


一千(qian)個觀眾眼里,有一千(qian)個哈(ha)姆雷特;

一千個薯條(tiao)控,就有一千種薯條(tiao)哲學。

在吃(chi)過(guo)薯條后的五分鐘(zhong)又(you)三十四秒(miao),

這(zhe)些生活哲學家都舔(tian)了(le)舔(tian)手指,


但(dan)是這一次,他們悟出(chu)了一個道(dao)理....

金承志 |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

 

如果你是一(yi)根薯(shu)條,你最希望(wang)被(bei)怎樣吃掉?滾(gun)油(you)加身,噼里啪啦(la),鹽里翻滾(gun),悉悉索索,好容易世上走(zou)一(yi)遭,稀里糊涂下肚,你就滿(man)意了(le)?蘸醬吧,沙拉、芥末、冰淇(qi)淋,怎么(me)樣都好,瀟灑走(zou)一(yi)回嘛。

咪蒙

 

薯(shu)條不(bu)止一(yi)種吃法(fa),就像(xiang)人生不(bu)止一(yi)種活法(fa)。

伊險峰 | 好奇心日報創始人

 

薯條,當代新(xin)型(xing)創意(yi)食糧,蘸(zhan)(zhan)番茄醬食用的人(ren)數(shu)是(shi)(shi)54%,蘸(zhan)(zhan)冰(bing)淇(qi)淋的人(ren)數(shu)是(shi)(shi)7%,蘸(zhan)(zhan)芥末的人(ren)數(shu)是(shi)(shi)3%,蘸(zhan)(zhan)好奇(qi)心的人(ren)數(shu)是(shi)(shi)100%。以上(shang)數(shu)據(ju)都是(shi)(shi)假的,千萬不要(yao)相信任何(he)統計。

博物君 |《博物雜志》微博運營人

 

馬鈴薯(shu)屬于茄(qie)科,番茄(qie)也(ye)是茄(qie)科,薯(shu)條蘸上番茄(qie)醬(jiang)送入口中時(shi),總有一種兄弟齊上陣的(de)豪情。

東東槍 |奧美廣告創意總監/自媒體作者

 

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詩歌。

有(you)些時(shi)代的詩歌(ge),用荷(he)爾蒙寫成,

有些時代的詩歌,用鮮血(xue)和烈(lie)火(huo)造就。

 

而我們這(zhe)個時代里最美的詩歌,

由蛋白質(zhi)和碳水化(hua)合物聯袂(mei)呈獻。

 

有(you)時(shi)與紅艷的醬汁(zhi)喧囂為伍,

有時和(he)樸(pu)素的(de)海(hai)鹽恬然作伴,

那(nei)些不加掩飾(shi)的引(yin)誘與招搖,

是這(zhe)個時代里(li)難(nan)能可貴的純(chun)粹(cui)與真誠。

小寶君

 

剛出鍋的薯條愛上酸甜(tian)適口番茄醬,就像(xiang)百煉鋼(gang)遇(yu)上繞指柔。

呂瑤 | 明星經紀人

 

有(you)人(ren)遲到(dao),只(zhi)等七(qi)分鐘,過(guo)了(le)就(jiu)和薯條一起扔掉。

Simone | 廣告人

 

交朋友就該(gai)交像(xiang)薯條那樣的。

在你餓(e)的時候,他能為你上刀山(shan)下油鍋。

17 | 深夜美食愛好者

 

總(zong)以為番茄醬和薯條天生一對,那只是官(guan)配。

自從蘸過了冰淇淋,才知道真(zhen)愛要多試試才知道。

自(zi)己喜歡的,不一定需要大家都喜歡。

小樸 | 編劇

 

薯條剛出爐的(de)時候(hou)太(tai)燙,放久了太(tai)涼(liang),在對(dui)(dui)的(de)時機吃到(dao)對(dui)(dui)的(de)薯條,就(jiu)像在對(dui)(dui)的(de)時候(hou)遇(yu)到(dao)對(dui)(dui)的(de)你。

匿名

 

人(ren)生就像一包薯條,你永遠不知道吃到(dao)的下一根(gen)是長是短。

發現了嗎?

其實(shi)你與生活哲學家的距離,

只差一包薯條!

現在麥(mai)當勞薯(shu)條買一送一,

快來尋找(zhao)“薯”于(yu)你(ni)的(de)哲學吧!